第二百九十二章 请祖宗(2 / 2)

现在对李天明而言,李学成最多也就是个认识的人。

将来李学成有那么一天的时候,李天明都没打算让他和张翠娟合葬。

因为他,不配!

给张翠娟烧完纸钱,李天明又去了李老六的坟前添了一把纸,就连傻五都没落下。

其他人见了,也纷纷上前给两座孤坟添纸钱。

“跪!”

李学农高声喊着,李家的族人们按照辈分排列整齐,跪倒在雪地里。

“一叩首!”

连续四拜,起身之后,三老太爷还要说上一句。

“列祖列宗,回家过年啦!”

这边春节祭祖,也叫请祖宗,意思就是请祖先回家过年。

祭完祖,李学军就要带着天满他们赶公交车回市里了。

李天明等人一直将他们送上车,这才各自归家。

回到家,早饭已经摆上桌了。

朝柜子上看了一眼,张翠娟的遗像前,已经摆好酒菜供果。

用的都是年前宋晓雨去大柳镇赶集添置的新碗筷。

李天明倒了一杯酒,宋晓雨奉上一碗饭,天亮三人表情肃穆地站在两人身后。

吃过早饭,李蓉又去厨房打了一碗浆糊,放多少面,都是经过严格控制的,做到坚决不浪费。

红纸昨天就已经裁好了,李天明准备好笔墨,撸起袖子,一气呵成。

上联:春临大地百花艳

下联:节至人间万象新

横批:万事如意

上联:春满神州花似锦

下联:岁和盛世福如潮

横批:国泰民安

李天明的学历虽然不高,可从小就跟着爷爷学写大字,一笔行书就连村里有名的文化人四叔李学农都比不上。

天亮和小蓉高举着刷了浆糊的春联,挨个门的贴。

如今就连春联都被当做旧文化的流毒,被严厉批判,允许写的都是那些干巴巴的政治口号,诸如:“社会主义好,人民公社强”、“干群一条心,黄土变成金”、“全力抓革命,努力促生产”,诸如此类。

还有些积极分子,会把伟大领袖的诗词当作春联贴到大门上,可由于写春联的人文化水平有限,难免出错。

几年前,外村就曾有一个成份不好的人,在写“四海翻腾云水怒,五洲振荡风雷激”时,把“怒”写成“恕”,把“荡”写成“汤”。

对联刚贴到大门上,就被举报了,于是那人被戴上思想反动、故意篡改领袖诗句的大帽子,现如今还在大西北啃沙子呢。

牛家店还有一个读过私塾的老头儿,日子过得紧巴巴,过年没有钱买肉包饺子,心里不痛快,就效仿古人用数字编写了一副对联:“人家过年七上三下,我家过年九里一中”。

七上三下是指包饺子的手形,九里一中是指攥窝头的手形。

意思是说人家过年吃水饺,自家过年啃窝头。

本来不过是自我调侃,任谁见了,最多也就哈哈一笑了事。

结果也不怎么的,被个多嘴的报告了上边,老头儿被逮捕入狱,罪名是对现实不满、恶毒攻击社会主义、书写反动标语的罪名,被判了10年徒刑。

出了这等事,牛家店当时的村主任牛有道,为了防止写春联再出现政治问题,干脆让人用红漆在各户的门板上写了固定的几句口号,内容单调枯燥,一点儿年味都没有。

类似这种情况,在李家台子是不会发生的,全村绝大部分都是同宗,剩下不多的外姓人,也和李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谁会因为这个多嘴多舌。

对联刚贴好,天洪便急匆匆地跑了进来。

“着急忙慌的干啥呢?让狗给撵了?”

“哥,人家给我三姐介绍的对象来了,都在四叔家呢,我妈让你赶紧过去?”

啥?

李天明听得一愣,前几天倒是听石淑玲说了,有人给三红提了对象,介绍的还是上辈子的于新民。

两家也定好了,选个日子让俩人相看相看,可明天就是除夕,咋还今天上门了?